译文
天风呼呼吹得衣裳飘,人声渐小水滩声喧嚣。
心知这是天台古石桥,恰似飞龙独跨在山凹。
龙背高耸又横伸着腰,下面张开空口奔腾是怒涛。
水从华顶峰来路途遥,一左一右飞瀑分两条。
流到此处水流又相交,五叠六叠水势更加高。
一落千丈瀑声像怒号,像旗像布又像是狂蛟。
非雷非电又不像笙匏,就像银河飞落青松梢。
白车白马急急云中跑,水流急下却被石阻挠。
猛然溅起就像往上跳,咚咚布鼓声向雷门敲。
披甲水军向着皋兰鏖,三千精兵勇猛挥银刀。
四面崖壁声声都动摇,壮伟铜殿建造于前朝。
五
石梁瀑布是浙江天台山八景之一。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袁枚游历福建、浙江,写了不少歌咏天台山风景的诗歌和游记,这是其中的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作《到石梁观瀑布》时,袁枚已年过花甲,但诗中一样带着年轻时的激情,从头至尾饱茏笔墨全心投入,又为后人画下一幅令人激动的奇景。由“天风肃肃衣裳飘”的远感,“人声渐小滩声骄”的渐入佳境,到“天风吹人立不牢”的贴近,“安得将身化巨整,看他万古长滔滔”的热切地以身相许,袁枚把兴奋、高昂的精神贯穿全篇,传递给读者。由“我本钱塘儿弄潮”三句,读者可以想见作者平素放达的性格,以此为衬托,石梁瀑布的魅力更具有了震撼力。
像袁枚的其它写景诗一样,此诗对石梁瀑布也是极力铺陈,调动各种手段状形,幕声,绘色。“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将不动的山石模拟为传说中的龙,龙本身就是让人充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兼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