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德亭记

王守仁 王守仁〔明代〕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古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惰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

  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

译文

  君子在射箭时,内心思虑纯正,外形身体正直,手持弓箭稳固有力,这样以后才考虑发射中不中靶的问题。因此古代根据射箭来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来自内心的一种收获。君子治学,是讲究心灵收获的,所以君子在射箭上也是用心的呀。这是由于内心躁动不安的人,他的动作必定是随意的;内心摇摆不定的人,他的视线必定是飘浮的;内心惭愧的人,他的气息必定是微弱的;粗枝大叶的人,他的相貌必定疏懒;内心骄傲的人,他的神色必定矜持。这五种情形,就是失去本心造成的。之所以丧失本心,是因为没有学习。

  君子学习射箭,就是要保留本心。这是因为:内心端正,身体就会正直;内心恭敬,神情就会严肃;内心平静,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先指出君子在射箭时,内心要正直、体态要端正、持弓握矢要稳固,这是射箭的基础,也是君子品德修养的体现,然后提出“古者射以观德”的观点;接着阐述了君子在射箭过程中如何通过修炼内心来完善品德;而后文章进一步指出,君子在射箭中体现的品德修养,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和修养,这种品质和修养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强调射箭实际上是修炼内心、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全文以射箭为喻,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阐述,展现了君子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方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586篇诗文  2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咏柳

夏完淳 夏完淳〔明代〕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言志

唐寅 唐寅〔明代〕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铜臭

《贤奕编》〔明代〕

  有仕人退朝,诣其友人,见衲衣道人在坐,不怿而去。他日谓友人曰:“公好衣毳褐之夫,何也?吾不知其贤愚,且觉其臭。”友人应曰:“毳褐之臭,外也,岂其铜乳?铜乳之臭,并肩而立,接迹而趋。公处其间,曾不嫌耻,反讥余与山野有道之士游?高尚之人以蛙鸣鼓吹,吾视毳褐愈于今之朱紫远矣!”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